三亿体育APP:國務院部署包裝物“全鏈條治理” 加速快遞“瘦身”向“綠”
发布时间:2025-04-22 15:59:01 次浏览
《國務院關於修改〈快遞暫行條例〉的決定》于4月18日發佈,共15條,主要規定了以下內容:明確快遞業發展總體要求、完善快遞包裝治理原則、強化快遞企業主體責任、健全協同治理機制,將於2025年6月1日起施行。
記者發現,修訂後的《快遞暫行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專門增加“快遞包裝”一章,規定快遞包裝應當符合寄遞生産作業要求,節約使用資源,避免過度包裝,防止污染環境,符合強制性國家標準等。同時推進快遞包裝綠色化、減量化、可迴圈,鼓勵使用可降解、可重復利用的環保包裝材料。
“《條例》的修訂填補了在快遞包裝治理方面的制度空白,為快遞包裝治理工作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劉建國解釋,“綠色化”指快遞包裝符合環保要求,包裝的材料、規格、包裝方式等符合相關標準;“減量化”指減少單個快件的包裝量,避免過度包裝,節約使用資源;“可迴圈”指快遞包裝的重復利用、回收利用以及資源化利用。
國家郵政局監測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快遞業務量達1750億件,已連續11年位居世界第一,每人平均接收快遞超120件。截至4月11日,今年我國快遞業務量已突破500億件,比2024年提前了18天。規模巨大、發展迅猛的快遞業務,帶來了包裝物大量消耗資源和污染環境等突出問題。
國家郵政局發佈的《中國快遞領域綠色包裝進展現狀及趨勢報告》指出,我國僅2022年就消耗快遞包裝箱約99.22億個、膠帶約169.85億米,這些海量的包裝垃圾足以擺滿近20萬個足球場。在此背景下,“新《條例》以問題為導向,著眼于快遞業綠色發展亟待解決的問題作出制度安排,必將進一步推動快遞行業的綠色發展。”中國快遞協會法律事務部主任丁紅濤説。
“快遞包裝具有使用量大、涉及面廣、責任主體多、迴圈鏈路長的特點。”劉建國指出,修訂後的《條例》明確了政府部門、企業、快遞用戶在綠色包裝研發生産、三亿体育平台減少二次包裝以及包裝物回收利用等全鏈條各環節上的不同責任,逐步形成“政府引導、企業履責、行業自律、公眾參與”的快遞包裝綠色發展格局。
“從快遞服務活動看,可迴圈快遞包裝推廣、綠色替代材料應用、簡約包裝再生包裝等需要公眾的理解、支援與配合。”劉建國強調,新修《條例》規定了“提高公眾的環保包裝意識”“鼓勵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通過積分獎勵、寄件優惠等方式引導用戶重復使用包裝物”等內容,有助於打造快遞包裝“前端協同減量-中端迴圈替代-末端逆向回收”的綠色供應鏈。
事實上,我國消費者對綠色包裝的期待正在不斷提升。環保組織“擺脫塑縛”2024年調研結果表明,企業和消費者對快遞包裝“瘦身”的接納程度都在逐步提升。超過83%的消費者表示,環保包裝能提升對品牌的好感,82%願意選擇可迴圈快遞包裝,79%願意簽收後將包裝歸還到指定地點。
不過,也有消費者吐露了對快遞包裝的矛盾心情。“以前快遞包裹纏得跟粽子似的,膠帶一圈又一圈,拆都拆半天,太浪費了!”消費者張女士會定期把收到的快遞紙箱整理好拿去賣廢品以圖環保,但談到商品運輸安全,她又不免捏把汗:“過度包裝確實讓人頭疼,可沒有一定保護,商品要是途中磕碰損壞,買家賣家都不方便。”
對此,劉建國認為消費者無需過度擔心。新修《條例》特意規定,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應當在保障快遞安全的前提下,優化快遞包裝方式和包裝結構設計,節約使用包裝物,突出了“安全綠色減量迴圈”的導向。三亿体育平台司法部、交通運輸部、國家郵政局負責人在答記者問時也指出,實踐證明,通過規範快遞的包裝、運輸、分揀、派送行為,能夠在保障快遞安全的同時減少包裝物使用。
近年來,我國先後修訂出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快遞包裝重金屬與特定物質限量》(GB 43352-2023)等政策法規和強制性國家標準,形成了法規與標準相互配合、支撐保障快遞包裝治理的良好局面。
據統計,2024年,轉机環節迴圈包裝實現全覆蓋,電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裝比例超過95%,智慧裝箱技術使包裝耗材大幅減少,248個産品通過快遞包裝綠色産品認證。
不過,郵政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兼秘書長潘迪也表示,長期以來,我國快遞包裝治理缺少專門立法對強制性國家標準的實施進行場景化規範,而新《條例》重申了強制性國家標準是必須落實的要求,將企業是否落實快遞包裝有關強制性國家標準作為政府部門重點監督檢查的事項。
國家近期出臺的《限制快遞過度包裝要求》(GB 45186-2024)強制性國家標準,首次專門針對快遞過度包裝提出了強制性技術要求。潘迪指出,該標准將于2026年7月1日實施,成為新《條例》的配套標準措施,推動快遞包裝綠色發展走向深入。
免責聲明:中國網財經轉載此文目的在於傳遞更多資訊,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站註明“來源:中國網財經”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86-10-88828000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號
關於我們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外宣服務與廣告服務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舉報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