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举办2025年全国啦啦操锦标赛的补充通知
发布时间:2025-04-14 07:13:06 次浏览
2025年全国啦啦操锦标赛将于2025年5月20-28日在安徽省合肥市新站高新区少荃体育中心举办,为做好本次赛事竞赛组织和服务保障工作,现将有关事项补充通知如下:
(二)报名平台:登录“啦啦操GO”APP进行报名,相关赛事信息将同步在“啦啦操GO”APP和本次赛事微信群上公布,敬请留意。
(一)为确保安全,比赛期间外地参赛队伍的食宿及酒店至赛场的往返交通由赛区统一安排,经费自理;本地参赛队伍的食宿及交通自行安排。提前报到或延迟离会人员按标准收费;本次赛事期间不办理提前离会退房手续。
(二)本次赛事不提供抵、离接送服务,各参赛人员需自行前往酒店报到。如需接送站服务可与组委会联系另行安排,费用自理。
(三)随队裁判员的食宿费、交通费自理。组委会选派裁判员相关费用由组委会承担。
(一)啦啦操规定动作(项目设置详见附件一):采用《2020版全国啦啦操规定动作》、《2025版全国啦啦操规定动作》。
(三)校园啦啦操示范套路(项目设置详见附件二):采用《第三套校园啦啦操示范套路》、《第四套校园啦啦操示范套路》。
(五)成年组啦啦操示范套路(项目设置详见附件三):采用《2018版全国成年啦啦操示范套路》。
(七)亲子啦啦操比赛(项目设置详见附件四):采用《2018版全国亲子啦啦操示范套路》。
(八)特别啦啦操比赛(项目设置详见附件五);只在公开组设立残障啦啦操比赛。
(十)看台啦啦操比赛(项目设置详见附件七);只在公开组设立看台啦啦操比赛,如转线上则不予设项。
各省(市、自治区)体育局青少处、各行业体协,各有关幼儿园、大中小学校、社会团体、啦啦操考级中心(点)及俱乐部。
(5)公开青年甲组(体育院系及艺术院系组):体育院校(系)体育表演、体育教育、社会体育、运动训练、民族传统及艺术类等体育艺术相关专业学生;
(6)公开青年乙组(普通院校组):普通院校非体育院系、艺术院系组的学生;
(7)公开特别甲组:包含听力、视力及其他肢体残疾等,残疾运动员人数须达到全队人数的25%及以上;
(8)公开特别乙组:指智力障碍,特殊运动员人数须达到全队人数的50%及以上;
(9)公开特别混合组:同时包含听力、视力及其他肢体残疾运动员及智力障碍运动员;
(11)公开亲子组:少儿运动员和成人运动员人数均须达到全队人数的25%;
2.俱乐部组:只有成功注册的星级俱乐部、培训考级中心(点)才有资格报名参赛;报名参加俱乐部组的运动员同时可以缴费兼报公开组项目;
3.运动员等级组:只有成功注册的俱乐部或啦啦操考级中心(点)才有资格报名参赛;
(1)技术星级组(11-35岁):在近三年全国啦啦操联赛分站赛、俱乐部联赛分站赛、少儿精英赛分站赛获得各组别各单项前三名;在近三年全国啦啦操锦标赛、冠军赛、总决赛获得各组别各单项前六名的参赛队员有资格报名参加技术星级组,报名参加技术星级组的运动员均可兼报相应年龄的公开组和俱乐部组的比赛;
(1)预备级:参加幼儿初、中、高级的考级规定动作比赛并完成技术技巧、体适能测试,且符合相应等级成绩要求的可申报预备级运动员;
(2)七彩星级:参加七彩星级各星级考级规定动作比赛并完成技术技巧、体适能测试,且符合相应等级成绩要求的可申报七彩星级运动员;
(3)星级运动员:参加星级运动员组集体技巧、集体花球、集体街舞、集体爵士自选项目的运动员,可按要求申报啦啦操“星级运动员”称号,详见《啦啦操运动员等级标准》(体操字〔2022〕122号);星级运动员个人能力测试将在全国啦啦操训练营中进行,具体事宜请关注中国啦啦操网相关通知说明;
4.凡参赛运动员年龄符合幼儿(甲、乙)组、儿童(甲、乙)组、少年(甲、乙)组、成年(甲、乙、丙)组、亲子(甲、乙、丙)组中任意一组的年龄要求时,必须选在相应组别;仅限跨至少两个年龄组别的队伍才可报该组别混合组。
(二)运动员不得跨单位、跨队、跨年龄组别比赛;同一名运动员不得使用同一成套兼报公开组和俱乐部组,整场比赛中最多可报3项。
(三)各队可报领队1名,教练1-5名,教练员不可兼报随队裁判员,其中技巧啦啦操教练兼保护人。
(四)各参赛队报名时可报候补运动员,集体项目不超过4人,小团体、双人项目不超过2人,只有报名的运动员及候补运动员才有资格参加比赛;替补运动员未到比赛现场的,三亿体育登录取消参赛资格。
(五)组委会将统一为所有参赛运动员办理比赛期间团体人身意外伤害险,保单以报名信息为准。
(七)各参赛单位在双人花球、双人街舞、双人爵士、双人技巧及小团体配合技巧项目中仅限报两组运动员。
(八)参赛年龄计算办法:比赛所在年份减出生年份为运动员参赛年龄(例:2025年-2015年=10岁)。
1.预备级组:小集体组:4-7人,大集体组:8-24人,考级动作成套音乐时间按规定音乐执行;
2.七彩星级组:小集体组:4-7人,大集体组:8-24人,考级动作成套音乐时间按规定音乐执行;
(1)集体花球、街舞、爵士啦啦操自选项目成套音乐时间在1分45秒至2分;
(2)技巧啦啦操自选项目成套音乐时间:总时长不超过3分钟(含口号部分);成套动作前必须至少有30秒口号;口号与成套音乐间隔时间不超过20秒;成套音乐时间在1分45秒至2分;
(3)双人花球、双人街舞、小团体配合技巧自选项目:成套音乐时间在1分至1分30秒。
(3)其中技巧啦啦操规定项目成套动作前必须至少有30秒口号,口号与成套音乐间隔时间不超过20秒;
3.集体自由舞蹈啦啦操自选项目:8-36人,成套音乐时间在2分30秒至3分;
4.双人花球、双人街舞、双人爵士啦啦操自选项目:成套音乐时间在1分至1分30秒;
大集体组(16-24人)和小集体组(8-15人)技巧啦啦操自选项目比赛时长:总时长不超过3分钟(含口号部分);成套动作前必须至少有30秒口号;口号与成套音乐间隔时间不超过20秒;成套音乐时间在1分45秒至2分;
8.成年组集体舞蹈啦啦操项目:8-36人,示范套路成套音乐时间按规定执行,自选套路成套音乐时间在1分45秒至2分;
9.校园啦啦操项目:16-36人,示范套路成套音乐时间按规定执行,自选套路成套音乐时间在2分30秒至3分;
10.亲子啦啦操项目:8-24人,示范套路成套音乐时间按规定执行,自选套路成套音乐时间在1分45秒至2分;
1.技术星级组:不足六支队伍的项目,预决赛同场;六至八支队伍的项目,录取前六名进决赛;八支以上队伍的项目,录取前八名进决赛;
(二)预赛出场顺序由组委会赛前抽签决定;决赛出场顺序由组委会组织赛前自行抽签决定。
(三)根据竞赛项目分别采用《2021版啦啦操竞赛规则》和《2025版啦啦操竞赛规则》。
(一)各组别各单项根据比赛成绩颁发获奖证书,冠、亚、季军奖杯;超过八支队伍,前八名颁发获奖证书,八名之后颁发优胜奖证书。
(二)原则上各组别各单项前六名的参赛队,将有资格代表中国参加国际啦啦操赛事。
(三)为传播啦啦操文化,展现参赛队伍风采,鼓励各单位报名时积极上传队伍logo、口号及队伍1分钟宣传视频(二维码)。
(五)在技术星级组比赛中获得相应名次的运动员,可在参加运动员个人能力测试并取得相应成绩后,申请由国家体育总局体操中心颁发的相应级别啦啦操运动员等级证书,具体详见《啦啦操运动员等级标准》(体操字〔2022〕122号)。
(一)仲裁委员会成员、总裁判长、副裁判长由组委会选调,裁判员由随队裁判员和组委会选调相结合(必须持有新周期一级及以上裁判员资格证书者),评分裁判由组委会在赛前考核确认。报名的随队裁判员须全程参与裁判工作,统一食宿(费用自理),如有缺席,不计入裁判经历。辅助裁判由组委会选派。三亿体育登录
男士:白色长袖衬衣、藏蓝色西服套装、蓝色领带、黑色皮鞋、裁判徽章、裁判证书;
女士:白色长袖衬衣、藏蓝色西服套装(裙)、黑色皮鞋、裁判徽章、裁判证书。
(二)仲裁委员会管理和职责按照《全国啦啦操比赛裁判员管理办法》相关规定执行。
1.请于赛前20-60天登录“啦啦操GO”APP进行单位备案、人员注册、上传全队合影及比赛音乐(自选动作音乐)。三亿体育登录比赛报名截止后,原则上不得进行人员变更
参赛队伍提交本队的logo和队伍宣传视频(二维码图片)格式为JPEG,图片大小均不超过2MB;口号不超15个字,视频时长不超过1分钟。
报到时须提交有单位盖章的运动员参赛健康证明及参赛免责声明(未成年人由本人和监护人共同签订,代表单位签订须加盖单位公章),免责声明包括风险告知、安全提示及法律责任等内容。报到前运动员因伤病不能参赛,允许退赛,但必须在报到前向赛事组委会说明情况。
(三)各参赛队伍须严格按照大会分组报名参赛,如经审查不符合参赛要求,将取消其参赛资格或比赛成绩。
组委会负责制定应急处置工作预案并组织实施应急处置工作;赛事实行熔断机制,遇突发情形可中止比赛。
(二)参赛单位及个人须确保提供的参赛音乐可以合法有权使用,不存在任何侵犯第三方及其授权许可人知识产权的情形;音乐内容应积极向上,不得含有任何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的内容,不得违背公序良俗。外文歌曲需提供歌词的中文翻译。否则因此产生的任何责任和损失由该参赛单位或个人承担。
(三)本次比赛的主办单位、承办单位有权无偿使用参赛运动员(队)的肖像、姓名、名称、图片、录音录像、参赛音乐等,进行旨在促进啦啦操项目发展和赛事举办的各项公益宣传、推广活动等。